上海市人民广场地区市容景观设计
项目名称:《上海市人民广场地区市容景观设计》

项目简介:
人民广场是一个集行政、金融、文化、交通、商业于一体的园林式广场,是上海最为重要的地标之一。
本次项目遵循“原真性、新常态、微改造”的总体思路,从宏观到微观、系统到节点,通过历史回溯、现状评估、理念构思、策略分解、总体方案、详细设计以及实施管理方面的探索研究,对广场地区市容风貌景观整体整治提升提出总体方案。
我们希望能将人民广场地区打造成为一流的城市公共广场,成为“绿色上海、文化上海、智慧上海、创新上海”的城市名片与窗口,更好地展示上海城市的新面貌。
项目名称:《苏河湾绿地地上地下一体化开发规划建设》

项目简介:
苏河湾地区地处上海中心城区的核心位置,是上海市首批9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之一和上海沿江沿河开发的重要平台之一。未来,区域将实施地标引擎、低碳环保及历史人文三大战略,打造成上海市中心全新的高端商务商业区和以金融服务业为主的高档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本次地上地下一体化规划以“三带、四统一”的整体开发理念为引领,即“带地下工程、带地上方案、带绿色建筑标准”的土地出让方式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的开发模式,成为从规划编制阶段到建设实施阶段的桥梁,为项目的推进实施奠定基础。
项目名称:《西藏日喀则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

项目简介:
规划以具有西藏特色的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日喀则撤地设市的重大机遇,聚焦国家、西藏和日喀则市域三大层面,深化产业引导、生态保障、系统支撑和特色发展四个重点,凸显日喀则在商贸、旅游、文化、生态等方面的示范意义,力争把日喀则建设成为南亚合作交流核心区、自治区副中心城市和后藏中心城市。
项目名称:《西藏日喀则地区吉隆镇总体规划》

项目简介:
按照“生态优先、功能完善、一体发展、以人为本、集约节约、多规衔接”的原则,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重点对吉隆镇口岸建设、产业功能、空间布局、城镇特色等方面进行论证,有效地指导了吉隆口岸通关后的城镇发展,加快将吉隆镇建设成为南亚贸易陆路大通道重要出口。
项目名称:《徐家汇副中心近期城市更新街坊控规调整》

获得奖项:2013年度上海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三等奖

项目简介:
从城市更新的视角出发,对徐家汇中心、西亚等街坊进行局部调整,强调渐进式更新模式,完善城市功能、强化社区服务、优化公共空间、塑造城市特色。
项目名称:《上海市徐汇区绿地系统规划(2010-2020年)》

获得奖项:2011度上海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三等奖

项目简介:
以肇嘉浜路——漕溪路——沪闵路为主轴的人文历史轴和以凯旋路——龙吴路为主轴的自然生态轴以及八万人体育馆、小闸镇为主体的漕溪开放空间界面形成人文与自然相融合的主体结构,构筑“人文历史与生态自然融合”的具有丰富生态文化内涵的优美绿地景观,创建“林、园结合”的花园式绿色生态宜居城市。
项目名称:《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xh029街坊局部调整》

项目简介:
为解决目前教育音乐艺术中心设施缺乏的问题,从音乐学院的实际需求出发,以“满足教学为主,服务社会为辅”为原则进行规划调整,在音乐学院汾阳路校区内新建以声乐歌剧为特色的集各学科排演功能为一体的真声歌剧厅。
项目名称:《徐汇区(湖南街道、天平街道)零星旧房改造项目》

项目简介:
根据徐汇区“十二五”规划,切实加大旧区改造力度,“十二五”期间,计划完成旧区改造40万平方米,改善城区面貌和人居环境。规划结合历史风貌区保护工作,推进湖南、天平地区零星地块旧区改造,有条件地将部分旧改地块转化为公共开放空间和配套服务设施,并结合实际情况规划改造推进时序、建议改造方式、方案等,为徐汇区衡复地区的风貌保护及未来发展提出更好的建议。
项目名称:《曹家渡商圈平台及地下通道总体布局论证》

项目简介:
通过对曹家渡地区功能、交通、景观的深入分析,建立立体化的步行网络设计,连接不同的商业楼宇,促进人车分流、各类交通方式高效运营和衔接,促进地区产业功能提升,促进地区特色形象的提升,为复兴曹家渡地区提供助力。
项目名称:《徐家汇商圈平台总体布局规划及城市设计》

项目简介:
徐家汇是上海中心城区西南门户,是中国最重要的近代文化和教育的发源地之一,上海最繁华的商圈之一,国内首个购物主题的4A级景区,中心城重要的交通枢纽。为解决商圈内功能互动不强、交通流量大、步行系统不畅、公共空间不足等问题,本规划全面系统的开展了徐家汇商圈平台总体布局规划和城市设计,探索中心城商圈更新升级的新模式。
规划以城市设计为手段,以商圈平台为载体,推动商圈“商、旅、文”功能结合,构建舒适、便捷、立体的慢行网络,打造开放、生态、宜人的公共空间体系,建设绿色、和谐、多样的景观环境,营造富有魅力的城市舞台。
徐家汇商圈平台建设将功能、交通、空间、景观一体化统筹考虑,是新时期城市更新背景下商圈品质提升的探索和实践,也是城市公共活动中心提质增效的典型案例,对其他地区的发展具有较强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项目名称:《青浦区练塘镇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项目简介:
练塘总规根据自身“大农村、小城镇”的特点,在规划编制时注重城乡统筹建设发展,在《上海新市镇总规编制技术要求和成果规范》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完善了远郊新市镇规划编制的技术路线和内容,被市局列为上海市远郊新市镇总体规划编制范本。
针对乡野地区提出“刚性约束”与“弹性发展”相协调的村庄评价指标体系,引导村庄分类发展。此外,积极落实青西补短板的总体要求,关注乡村配套设施建设,探索乡村基本生活圈体系构建方法与路径,引导乡村公共设施建设。
项目名称:《杨浦区长白社区228街坊“两万户”城市更新》

项目简介:
杨浦区长白社区228街坊“两万户”城市更新项目是2016年上海市城市更新示范项目之一,旨在探索城市更新背景下对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新思路新方法,以及更新单元开发建筑容量调整和转移的新机制。改变了原规划推倒重建的传统旧改模式,采取有机更新理念,将“两万户”住区完整保留,传承历史记忆,并注入全新功能,使得历史建筑重获生机。